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 肖昀昊多赢策略
7月8日,是40岁的“80后宝妈”廖思琴“练摊”的第24天。
早上7时,她准时出现在雨花台区金地自在城小区早市的路边,摆出一排衣架、几个整理箱,展示女装和日用品,不停地向逛早市的居民吆喝,遇到有兴趣了解更多的,她会随即邀请居民拿出手机,关注她在网络电商平台上开的小店,推销产品。
9时“收工”回家忙完家务,廖思琴开始打理自己的网络小店,用新掌握的视频剪辑技术制作产品视频多赢策略,在小店里“补货”。每晚7时,她又会带着货品赶赴附近另一处热闹场所,向晚饭后散步的居民进行晚间“地推”,直至晚9时。
轮到有“晚课”的时候,她会取消晚间“练摊”,赶到板桥街道鸿创城的“雨花夜校”,为自己的创业“充电”。8日晚就是如此,作为短视频训练营学员之一,她学得格外认真,“网店的产品展示很重要,我之前拍的图片和视频都太粗糙了,学了几节课后,水平飞速提高,这夜校真是办到了我的心坎里。”
廖思琴是江西人,多年前和丈夫来宁打拼,育有两个男孩,如今,大儿子上高中,小儿子也已9岁。曾经在电子厂当过检验员还开过奶茶店的她,“到了重新打拼的时候”。两个月前,她找到一个在电商平台开网店的机会,决心创业。
恰逢此时,雨花台区人社局和各街道(园区)启动开办“雨花夜校”技能提升平台,6月底,板桥街道夜校招生的消息刚一发布,廖思琴就第一时间报了名。短视频训练营、零基础变身小摊主训练营、AI办公及副业提速、电商实战秘籍,她一下子报了4个班。
廖思琴说:“这几个班全都适合我,连轴转上课我也不觉得辛苦,都是提升实操技能的课程,回家打理小店全部用得上。”她回忆,7月3日第一堂短视频课开课当天,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课,因为40多位学员的“热情高涨”,授课老师——板桥的“新媒体达人”徐文硬是“拖堂”拖了一个多小时。
“我们街道的就业创业培训群有近1500名成员。”板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夏宝凤说,“今年夜校开课的消息发布前,我们在群里发放了调查问卷,请大家报学习需求,短视频、电商等课程就是根据群友们的建议推出的,首批5门课程预计有400人次学员参与。”
零距离、零门槛、零费用的“雨花夜校”去年起尝试推出,受到了不同群体居民的欢迎。今年,各街道的夜校形式创新、课程换新、资源更新。西善桥街道的夜校重点打造“家门口”学习的“加油站”,围绕“居民需求、社区共建、技能提升、促进就业”四大方向,开设了收纳师、互联网营销师、微短剧拍摄、保育师、无人机操作、计算机程序设计等8门特色课程,“每课不重样、夜夜有精彩”,学习时间更拉长到3个月,覆盖人群还包括困难群众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。
“目前多赢策略,‘雨花夜校’已在板桥、铁心桥、西善桥等3个街道开课。”雨花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雨花居民的就业和求职需求,夜校既有电商、短视频、无人机等实训技能课,更有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求职面试全攻略、创业指导等辅导课。近期,“雨花夜校”还将在该区更多街道(园区)“全面开花”。
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